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汪静渊[1] Wang jingyuan
机构地区:[1]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
出 处:《中国音乐学》2019年第4期78-87,共10页Musicology in China
摘 要:起承转合结构因其独特的乐思展现方式,在中国传统音乐作品中得到了广泛运用。本文拟从解决现有相关曲式理论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出发,选取西安鼓乐"起目""耍曲"中的起承转合结构开展专题研究,以此对现有理论进行补充。本文首先对起承转合结构中的主题发展手法进行整理并总结出四大特点:不同结构功能决定相应发展手法;注重统一性与对比性相结合的主题材料继承理念;常规性处理为主、非常规性处理为辅的转折技巧;直接性与含蓄性兼具的总结方式。针对新发现的起承转合变体形态,本文归纳出四种代表性变体,其中,"起-承-再起-转-合""起-承-转-合-二合-三合"是一部曲式的扩充与补充;"起-承-转-再转-合""起-承-再起-再承-转-合-再转-再合"变体由于再转句的出现带来了全新音乐内容,多重的音乐内容促使单层次的一部曲式结构扩展为带有混合曲式特征的多层次结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