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蔺亚琼[1]
机构地区:[1]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出 处:《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7年第5期140-141,共2页CHINESE SOCIAL SCIENCE DIGEST
摘 要:长于理论建构的少数量多个案比较法,是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方法,这种研究不是探讨一个个案,而是选取数个案例(通常不超过10个)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对不同个案的反复比较,以揭示社会现象或社会过程的因果机制。涂尔干、韦伯、马克思等学者就是通过对不同社会与文明的反复比较而提出了重要的概念与理论。多个案比较法在历史社会学、政治社会学等领域素有传统,近几十年来,此方法也扩散至高等教育研究领域,并产生了许多经典著作,如本·戴维、伯顿·克拉克等学者的代表作就运用了此种方法。
关 键 词:高等教育研究 历史社会学 伯顿·克拉克 政治社会学 涂尔干 因果机制 多个案比较 经典著作
分 类 号:G64[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