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经济学视角的功能性与规模性收入分配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衔[1] 蒙长玉[1]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出  处:《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7年第10期84-85,共2页CHINESE SOCIAL SCIENCE DIGEST

摘  要:20世纪中期以前,本质上承袭了“斯密教条”将要素报酬归结为要素边际生产力的要素贡献分配理论,一直是西方经济学的主流。但是,从20世纪中期开始,随着Kuznets关于个体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倒U型假说的提出以及人们对收入不平等的进一步关注,分配理论的研究重心开始转向个人或家庭总收入的分布状况,形成了所谓规模性(个体性)收入分配理论,并且成为该领域的主流,个体收入不平等的度量与分解、个体收入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等一直是规模性收入分配研究的核心议题。

关 键 词:边际生产力 收入分配理论 收入分配不平等 家庭总收入 收入不平等 经济学视角 要素报酬 斯密教条 

分 类 号:F27[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