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俄语教育的萌芽与发展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丽娜[1] 薛秀晶[1] 李含平[1] 牛连勃[1] 

机构地区:[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出  处:《黑河学刊》2019年第6期102-104,共3页Heihe Journal

基  金: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外语专项)“黑龙江教育史研究(WY2017024A)”;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成、引进人才科研启动计划“后苏联空间俄罗斯教育改革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XDB201812)”阶段性成果

摘  要: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俄两国走向毗邻,随着两国外交事务增多,黑龙江将军奏请开设俄文学堂,1896年黑龙江俄文学堂设立,标志着黑龙江俄语教育的萌芽。中东铁路的修建,推动黑龙江俄语教育的发展。文章以时间为线索,对黑龙江俄语教育的发展进行梳理,清晰地展现至新中国成立前夕黑龙江俄语教育发展的状况及特点。

关 键 词:清朝时期 《尼布楚条约》的签订 俄语教育 发展 

分 类 号:G529[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