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闵周植[1] 吴震东(译)[2] MIN Zhou-zhi;WU Zhen-dong
机构地区:[1]韩国岭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韩国大邱 [2]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出 处:《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123-130,共8页Journal of South-Central Minzu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生境话语的审美人类学研究”(19CMZ027);中南民族大学教研项目“双元化教育模式下《美学概论》的教学改革研究”(JYX17008)
摘 要:"八景"和"九曲"的差异并非仅是数字,更在于其意涵。"八景"将一个特定区域的分散景点统合在一起,而"九曲"则是将峡谷溪流之中的曲折之处予以连接。"八景"中有许多绚丽奇诡的景观,通常与楼亭有关。楼亭作为各个景点的中心及观景台,其围栏也有着较为丰富的意涵。描绘"八景"的诗人多有一种美学上的敏锐性,而描绘"九曲"的诗人则通常在道德和哲学上有着更为深沉的追求。"九曲"是一种追求"道"或"终极存在"的媒介,喻示着一条走向先贤之精神世界的道路。因此,关于"九曲"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并不囿于其美学意蕴,还关涉着道德和精神象征。景观由人所创造,而艺术、文学则为自然景观增添了诸多美学的质性。"八景"和"九曲"是东亚空间美学的一个重要表征,人与自然的双向互动则为自然设立了意义,并实现了"自然的人化"。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