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董才生[1] 常成[1] Dong Caisheng;Chang Cheng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出 处:《学术交流》2019年第10期14-22,共9页Academic Exchange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当前欧洲社会民主党福利政策的结构性矛盾及发展取向研究”(18CKS016);吉林省总工会项目“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劳工福利权益保障研究”(2016LD008);吉林大学博士研究生交叉学科科研资助项目“吉林省人口老龄化与基础养老金财务可持续性研究”(10183201812)
摘 要:养老金制度的改革与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长期以来关注的焦点和难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在这一问题上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党和国家基于不同历史时期的阶段性特征和民生诉求的不断转换,以“平均主义—效率优先—社会保护—社会公平”为主导理念,建设和发展了养老保险制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这一道路的成功绝非偶然,而是凝聚着中国政治、体制和文化特色的中国经验在当代发展实践中的必然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塑造了养老保险制度的理念框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民主协商制度保障了养老保险政策的执行与推进;以孝文化为代表的传统伦理观培育了制度人文关怀的环境与土壤。进入新时代,在社会公平价值理念指引下,梳理理念变迁、反思实践经验有助于实现未来养老保险制度的进一步公平可持续发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