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泊
机构地区:[1]南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通226019
出 处:《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9年第5期25-26,共2页China University Academic Abstracts
摘 要:一、儒家良知思想的历史传承1.孔子的“学而知”具有启蒙意义。某种意义上讲,孔子的“学而知”是孟子的“良知”的启蒙和起点。尽管孔子在儒家良知思想创建方面做得仅是基础性工作,他提出的学说仅是塑造德性人格的学说,但却开启了儒家良知思想研究的理论溯源,具有奠基意义与启蒙价值。2.孟子的“良知”开启思想先河。儒家的孟子是良知思想的鼻祖,这是学界普遍的认知与界定。《孟子 尽心》中论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道出了良知的精要所在。孟子在儒家良知思想开拓上的重大而积极的贡献毋庸置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