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无症状性脑梗死SBI的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冯燕 

机构地区:[1]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出  处:《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年第75期10-11,24,共3页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摘  要:目的研究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无症状性脑梗死(SB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自2016年4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有症状性脑梗死患者记为有症状组,另取同期我院收治的40例SBI患者记为无症状组,再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40例记为健康对照组。分别对三组人员予以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采集三组人员血清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检测。比较三组人员在IMT增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颈动脉狭窄发生率,稳定性斑块以及不稳定性斑块的发生率,IMT以及血清hsCRP异常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有症状组患者的IMT增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颈动脉狭窄发生率相比健康对照组、无症状组较高,而无症状组患者的IMT增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颈动脉狭窄发生率相比健康对照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症状组、无症状组患者的稳定性斑块发生率相比健康对照组较低,而不稳定性斑块发生率相比健康对照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症状组、无症状组患者在稳定性斑块与不稳定性斑块的发生率方面对比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症状组患者IMT以及血清hs-CRP异常率相比无症状组、健康对照组较高,且无症状组患者IMT以及血清hs-CRP异常率相比健康对照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SBI存在密切相关,临床工作中可能通过联合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以及血清hs-CRP水平,从而为SBI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关 键 词:无症状性脑梗死 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相关性 超敏C反应蛋白 

分 类 号:R743.3[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