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崔金超
机构地区:[1]河南省新密市中医院影像中心
出 处:《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9年第5期524-526,共3页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al Imaging
摘 要:因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不具备特异性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特征,并且和部分肝内恶性肿瘤高度相似的影像学表现,所以存在较大鉴别诊断难度[1]。虽然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属于一种良性病变,但为了避免患者病情恶化,需及早对其明确诊断。磁共振成像(MRI)属于临床应用率较高的一种无创检查方式,能够多序列、多角度成像,软组织分辨率高,在肝脏病变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2,3]。但因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的MRI表现不具备特异性,所以临床关于其边缘是否出现强化现象尚有诸多争议存在。因炎性细胞浸润、中心坏死并周围纤维包膜形成为该疾病的主要病理特征,且纤维组织和延迟强化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所以推断三期增强CT以及MRI延迟时间相对较短是导致边缘强化的重要原因[4]。为此,本研究主要针对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鉴别诊断中MRI长时间延迟增强扫描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究,现报告如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