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鉴别诊断中磁共振成像长时间延迟增强扫描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崔金超 

机构地区:[1]河南省新密市中医院影像中心

出  处:《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9年第5期524-526,共3页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al Imaging

摘  要:因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不具备特异性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特征,并且和部分肝内恶性肿瘤高度相似的影像学表现,所以存在较大鉴别诊断难度[1]。虽然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属于一种良性病变,但为了避免患者病情恶化,需及早对其明确诊断。磁共振成像(MRI)属于临床应用率较高的一种无创检查方式,能够多序列、多角度成像,软组织分辨率高,在肝脏病变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2,3]。但因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的MRI表现不具备特异性,所以临床关于其边缘是否出现强化现象尚有诸多争议存在。因炎性细胞浸润、中心坏死并周围纤维包膜形成为该疾病的主要病理特征,且纤维组织和延迟强化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所以推断三期增强CT以及MRI延迟时间相对较短是导致边缘强化的重要原因[4]。为此,本研究主要针对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鉴别诊断中MRI长时间延迟增强扫描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究,现报告如下。

关 键 词:软组织分辨率 密切相关性 纤维包膜 MRI表现 无创检查 中心坏死 纤维组织 肝脏病变 

分 类 号:R[医药卫生]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