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口腔科
出 处:《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9年第12期1495-1498,共4页Chinese Journal For Clinicians
摘 要:目的本研究通过对67例咽旁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从患者术前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组织学检查等方面,来确定并评估咽旁间隙肿瘤手术方法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成人原发性咽旁间隙肿瘤患者67例,其中,39例为神经源性肿瘤,25例为唾液腺肿瘤,3例为颈动脉体瘤。通过常规体检、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ine needle aspiration,FNAC)及活组织检查方法,结合肿瘤的性质、大小、位置及手术方法进行综合评估。结果 67例患者中,术前症状包括颈部肿块、咳嗽、声音嘶哑、咽异物感等。影像学检查发现涎腺肿瘤大部分位于茎突前间隙,而所有神经源性肿瘤均位于茎突后间隙,间叶组织肿瘤发生的部位两者都有。术前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及组织学检查诊断符合率达到80.55%。结论术前临床表现、影像和组织学诊断对手术切口路径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手术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咽旁肿瘤的起源组织,精确选择手术方法有利于肿瘤的完整切除,减少并发症的产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