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炎峰[1] Zhao Yanfeng
机构地区:[1]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 处:《河南社会科学》2019年第11期1-8,24,共9页Henan Social Sciences
基 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宋代儒家政治哲学范式转换及其实践异化研究”(2018BZX004);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北宋中后期儒家政治哲学的义理转型研究”(2019-ZZJH-678);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问题研究”(2018B175)
摘 要:作为地方学的“中原学”一诞生就首先面临着“合法性”问题。质疑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其一,河南作为“中原”主体的合法性;其二,“中原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合法性;其三,中原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理论基础建构问题。前两者关涉中原学“是什么”的问题,后者则涉及“怎么做”的问题。必须加强中原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建构,破解合法性质疑。对于当前的中原学学科理论体系建构问题而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树立正确的学科价值导向,二是选择合理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三是确定科学的学科定位和阶段性任务,四是探索综合的研究范式和方法,五是争取“组织化”的外在支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9.23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