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余朋[1] 王行富[1] 张真真[1] 胡力文[1] 黄茜[1] 任彩虹[1] 宋芳玲 张声[1]
机构地区:[1]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
出 处:《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9年第11期1366-1368,1371,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Pathology
基 金:福建省教育厅基金(JAT170238)
摘 要:病理工作中常遇到骨或含骨的组织、伴大片钙化的组织,这些组织无法常规直接制片,传统方法是将这些组织固定后进行脱钙,使钙盐溶解组织变软后再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制片。然而,常规脱钙处理往往导致组织染色效果欠佳、组织抗原丢失及DNA等核酸分子严重片段化等[1],有时严重影响组织病理诊断及免疫组化和分子病理检测等。近年表面脱钙法逐步应用于病理工作中,即样本按常规组织处理至石蜡包埋,将制备好的蜡块初修至组织面暴露,再置于脱钙液中短时间脱钙后再制片,该方法具体的脱钙效果以及对组织制片、免疫组化和分子病理学检测的影响鲜有报道。本文现从常规制片、免疫组化及分子病理检测等方面探讨表面脱钙对组织的影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