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辜雪冬[1] 杨林[1] 池福敏[1] 罗章[1] 马长中[1] 强巴央宗[1] GU Xue-dong;YANG Lin;CHI Fu-min;LUO Zhang;MA Chang-zhong;QIANGBA Yang-zong(Tibet Agriculture&Animal Husbandry University,Nyingchi 860000,China)
机构地区:[1]西藏农牧学院
出 处:《营养学报》2019年第5期513-515,共3页Acta Nutrimenta Sinica
基 金:食品科学与工程重点学科建设(No.5022180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1860425);西藏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农畜加工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No.503118004);林芝市校地合作项目:即食藏猪肉制品开发及贮藏特性研究(No.2018XDLH03)
摘 要:藏猪是中国特有的高原型地方猪种,主要生活在中国青藏高原2500~4300m海拔的农区和半农半林半牧区[1],在我国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甘肃等地有分布[2]。西藏藏猪主产区主要分布于林芝市、昌都市及那曲市嘉黎县,是西藏自治区重点建设的七个高原农产品产业带之一[3]。西藏藏猪生长极为缓慢,在放牧条件下,6月龄母猪体质量仅(15.34±2.15)kg,2岁以上成年母猪体重(33.04±2.76)kg,是我国目前生长速度最慢的猪品种之一[4]。国内研究主要为藏猪的遗传育种、生物适应性、疫病防治、藏猪加工等方面,对藏猪的营养成分研究偏少。本研究对西藏藏猪肉进行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为合理开发利用西藏藏猪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分 类 号:TS251.2[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