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贺志军 He Zhijun
机构地区:[1]湖南工商大学廉政法治研究所
出 处:《法商研究》2019年第6期64-75,共12页Studies in Law and Busines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BFX054)
摘 要:就假冒专利罪客观方面的构成要件"假冒他人专利"的含义而言,我国专利法与刑法之间存在一定的"法域冲突"并带来法律适用的困惑,因而有必要对该要件的含义进行重新解释。从假冒专利行为侵害的法益看,以专利权作为假冒专利罪侵害法益的观点值得商榷,宜修正为"专利标示制度安全"。以该法益理论为指导对"假冒他人专利"做实质解释,就应当将其中的"假冒"行为限定为具有"使混淆误解"之本质属性的行为,从而使"非法实施专利"行为具有否定构成要件符合性之功能,属于实质的排除行为;还应当通过合理扩张解释"假冒他人专利"来涵摄"冒充他人专利"的情形,从而将此类具有实质可罚性的行为纳入该罪的处罚范围。当前应通过修改和完善相关司法解释的具体规定,实现对"假冒他人专利"行为进行规制的目标。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