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他人专利

作品数:62被引量:3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凌宗亮程永顺吴允锋刘宪权许春明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中国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假冒专利行为的司法认定
《中国审判》2023年第6期82-85,共4页杨馥宇 侯楠竹 
以甲公司与乙公司等假冒他人专利纠纷案为例假冒专利纠纷是知识产权纠纷中的类型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以下简称《专利法》)仅从原则上规定了假冒他人专利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对于何为假冒专利行为,则是通过《中华人民共...
关键词:假冒他人专利 假冒专利 《专利法》 司法认定 民事责任 知识产权纠纷 《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 
刑法中的“假冒他人专利”新释被引量:11
《法商研究》2019年第6期64-75,共12页贺志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BFX054)
就假冒专利罪客观方面的构成要件"假冒他人专利"的含义而言,我国专利法与刑法之间存在一定的"法域冲突"并带来法律适用的困惑,因而有必要对该要件的含义进行重新解释。从假冒专利行为侵害的法益看,以专利权作为假冒专利罪侵害法益的观...
关键词:假冒他人专利 冒充专利 非法实施专利 实质解释 法域冲突 
应把“冒充专利”行为纳入刑法规制被引量:1
《人民检察》2018年第3期79-80,共2页于建平 于阜民 
刑法第二百一十六条规定了假冒专利罪,其外延限于“假冒他人专利”,发案率较高的“冒充专利”行为不在刑法规制范围之内。2008年第三次修改专利法时重新界定了“假冒专利”概念,将“冒充专利”行为涵盖其中,于是产生了关于适用刑法...
关键词:刑法规制 冒充专利 行为 假冒专利罪 假冒他人专利 2008年 规制范围 二难推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陕西省人民政府公报》2015年第13期5-14,共10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二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15年4月24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公布,自2015年9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
关键词:工商行政管理 医疗器械 营业执照 情节严重 没收违法所得 违法当事人 报刊出版 科研单位 追究刑事责任 假冒他人专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2015年第11期3-10,共8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二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15年4月24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公布,自2015年9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
关键词:工商行政管理 十六条 情节严重 法律责任 七条 行为规范 追究刑事责任 行政法规规定 假冒他人专利 
论假冒专利罪中“假冒他人专利”的界定——面对新《专利法》带来的解释困境
《中国监狱学刊》2012年第6期46-49,共4页陈杰 
新《专利法》及《专利法实施细则》对假冒专利的行为做出了新的规定。该规定与2004年两高颁布的司法解释不一致。从规范角度,如何解释假冒专利罪中“假冒他人专利”的范围则呈现出简单罪状说与空白罪状说两种相互冲突的解决方式。从被...
关键词:假冒专利罪 假冒他人专利 专利法 简单罪状 空白罪状 
侵犯专利权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规政策专刊》2012年第2期53-53,共1页
指没有得到专利权人的许可,实施其专利的行为。侵犯专利的行为可分为:1)假冒他人专利;2)以非专利产品冒充专利产品、以非专利方法冒充专利方法两种。侵犯专利权的应承担停止侵权、没收违法所得、赔偿专利人损失、被处以罚款,情节...
关键词:侵犯专利权 非专利产品 假冒他人专利 专利权人 冒充专利 违法所得 刑事责任 行为 
浅析假冒专利罪中“假冒他人专利”客观行为的界定被引量:1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77-80,共4页王丽姗 
《刑法》216条规定了假冒专利罪,其中采取了空白罪状的方式对该罪的客观行为进行了规定,因此在司法实践中,需要援用《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具体规定对该法条中"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进行界定。随着专利法律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对假...
关键词:假冒专利罪 客观行为 目的解释 
假冒他人专利最高罚款20万元
《今日上海》2010年第12期57-57,共1页
经国家第三次修订的《专利法》已实施,新《专利法》对侵权的处罚、赔偿金额的上限都有所提高。例如对于假冒他人专利的行政处罚,最高金额从5万元提高到20万元。
关键词:假冒他人专利 《专利法》 罚款 赔偿金额 行政处罚 国家 侵权 
办理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
《魅力中国》2009年第27期42-43,共2页朱梦雷 
知识产权是法律赋于人们对脑力劳动创造的精神成果所享有的权利。我国自1997年刑法修订设立专节的侵犯知识产权罪以来,人民检察院已经依法起诉了一批涉及知识产权犯罪的案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但从司法实践看,尚存在一些困扰司法...
关键词:侵犯知识产权犯罪 侵犯知识产权罪 适用问题 司法实践 假冒注册商标罪 犯罪案件 我国刑法 假冒他人专利 侵犯著作权 法律适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