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骆桂花[1] 切羊卓玛 陈卫东[3] Luo Guihua;Qieyangzhuoma;Chen Weidong
机构地区:[1]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西宁810007 [2]天津大学与青海民族大学,天津300072 [3]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天津300072
出 处:《西北民族研究》2019年第4期80-89,共10页Journal of Northwestern Ethnic Studi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藏高原新型城镇化社会治理实践与民族关系研究”(编号:2017GMG022)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本文基于青海省同仁县吾屯村与尖扎县Y村的田野调查,运用内生式发展理论,对文化产业的减贫效能进行了案例研究。研究发现,文化产业在保护生态、提高收入、培育发展能力和推动产业融合等方面作出了减贫贡献,促进了藏区发展。同时,文化产业的减贫效能之激发,离不开外部有利因素的支持。从实践看,当前藏区文化产业的发展仍有不少问题,如共享发展、市场的稳定性、文化价值的保护与传承、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仍有不少短板。鉴于此,多元主体协同参与贫困治理,创新当地的扶贫治理机制,兼顾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嵌入有效的社会关系,才能从根本上突破所有困境,形成贫困治理的长效机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