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叶子[1] Ye Zi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艺研究》2019年第12期81-90,共10页Literature & Art Studi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英文刊物《纽约客》和《格兰塔》研究”(批准号:16CZW042)成果
摘 要:抗战背景下,中国现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林语堂与英语文化大刊《纽约客》的相互影响分为三个阶段。1935—1941年间,栏目主编费迪曼等人对林语堂的随笔与小说并无特别好评,但格外重视他在战时"对外讲中"的身份,林语堂也因此调整写作策略;1942—1943年,林语堂作时事政论集《啼笑皆非》,与费迪曼的一系列地缘政治新书评论相辅相成;1943年后,在中美主流报刊对林语堂的批评声中,唯有《纽约客》给予《啼笑皆非》正面评价,并对林语堂回到中国后宣传抗战有所期望。林语堂的作品在与《纽约客》评论的持续对话中,不断探索流变,具体而微地反映出那个时代的历史与政治现实。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