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S1/EGFR/RET/BRAF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高宇慧 耿敬姝 

机构地区:[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出  处:《中国实验诊断学》2019年第12期2198-2201,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Laboratory Diagnosis

摘  要:大多数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病例被确诊时即为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疾病,其总体预后很差[1],其中NSCLC占肺癌的比例为85%[2],约75%的患者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5年生存率很低。免疫检查点阻滞(Immune checkpoint block,ICB)治疗已在NSCLC中取得了显着的临床疗效[3],其中靶向治疗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的治疗方式可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药物进入体内会特异地选择致癌位点与其相结合而发生作用,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而不会波及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在没有靶向治疗的时期,Ⅲ期和Ⅳ期NSCLC患者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化疗,最常用的就是第三代化疗药物联合钼类治疗,这类化疗被证明可以使患者5年生存率提高11%,但中位生存期也仅有10个月左右。

关 键 词:细胞分子水平 非小细胞肺癌 靶向治疗 NSCLC 临床疗效 BRAF 正常组织细胞 化疗药物 

分 类 号:R73[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