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颖彦 费高强[3] 沈会明 戚敏 高亚琴[1,2] 杨冰洁 李嘉[1,2]
机构地区:[1]东南大学医学院,江苏南京210009 [2]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超声医学科,江苏南京210009 [3]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江苏南京210009
出 处:《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年第5期898-901,共4页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江苏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资助课题(H201534);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资助课题(YKK17288)
摘 要:目的:在超声多模态下分析乳腺导管原位癌与浸润性导管癌的各种声像学指标的差异,探讨两组声像学指标与免疫组化指标之间存在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乳腺外科37例(共40个病灶)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病理分为乳腺导管原位癌组(11个病灶)和浸润性导管癌组(29个病灶),分别使用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及剪切波弹性成像4种不同的超声方法对乳腺肿块各声像图特点进行比较,分析两组声像学指标之间的差异,并对声像学指标与免疫组化指标[Ki67指数、孕激素受体(PR)、雌激素受体(E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乳腺导管原位癌组在超声造影后增大的病灶数低于浸润性导管癌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2)。在浸润性导管癌组和导管原位癌组中,乳腺肿块病灶最大杨氏模量值(Emax)与Ki67、PR、ER均无相关性。在浸润性导管癌组,Ki67指数与肿块二维最大径呈正相关(P=0.015),HER-2与肿块二维最大径、微钙化呈正相关(P值分别为0.015、0.018)。在导管原位癌组中,Ki67指数与肿块二维最大径无相关性(P=0.839)。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较导管原位癌具有更高的侵袭性,其超声图像中部分特征与免疫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