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质酸蚀剂用于楔状缺损修复对患牙预后的影响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高莹 

机构地区:[1]北京航天总医院

出  处:《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9年第12期65-67,共3页Modern Medicine Journal of China

摘  要:楔状缺损是牙齿唇颊侧颈部硬组织发生缓慢消耗所致的缺损,由于缺损形状常呈楔形而得名[1]。目前临床上对于楔状缺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复合树脂修复技术,但是由于病损形成原因复杂,牙齿颈部应力集中,缺损形状固位力差,充填物周围环境复杂等原因,使得粘接修复成为治疗中的难点[2,3]。自酸蚀粘接剂是对牙本质进行酸蚀处理及粘接的粘接剂,上世纪90年代3M公司率先提出了"牙本质处理"及"湿粘接"概念,而后自酸蚀粘接剂开始应用于临床。发展至今,临床上使用的大部分自酸蚀粘接剂为第六代或第七代粘接剂,具有同时酸蚀牙本质及牙釉质的功效,在大多数树脂充填患者中可省去釉质酸蚀的步骤,具有高效、便捷、酸性温和、术后敏感性低等优点,很受临床医师欢迎。

关 键 词:楔状缺损 自酸蚀粘接剂 树脂充填 酸蚀处理 固位力 临床医师 粘接修复 牙本质 

分 类 号:R78[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