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凤仙
机构地区:[1]江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 处:《学术界》2019年第12期37-45,共9页Academics
基 金: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网民消极话语抗争及其疏导研究”(编号:17CXW029);2016年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对话理论的网络舆论引导研究——一种超越主体的间性视角”(编号:16XW09)的成果;江西师范大学重点学科建设经费资助
摘 要:社交平台上,多元的话语表达和话语竞争空前活跃,政治主体之间的对话具有日常性、公共性和社会性的特点,是政治沟通的重要部分。其中,媒体发挥着重要的关联作用,是政府话语和公众话语的复现机制和中介机制。媒体话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话语形式,具有复合嵌套的对话结构,表征着自身与外部话语的对话关系。这种结构在社交平台上具体地展现在三个层次上——言说主体间的权力格局、话语中的主客关系、话语间的符号指涉互动,可用以揭示、反思媒体话语的对话性和由媒体中介的政治沟通效能。这一路径超越了既有研究的主体性视角、事件本体视角或临时话语关系视角,引导我们关注主体间的对话关系,并在社会历史的延续中看待这种对话关系,启发媒体的话语生产向着民主政治和社会良治的方向不断探索。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