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外之象:汉字图像美学的生成机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婷婷 陈砚 

机构地区:[1]兰州财经大学,甘肃兰州730000 [2]西北民族大学,甘肃兰州730000 [3]兰州现代职业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出  处:《锋绘》2019年第12期243-244,共2页Art and Design

摘  要:汉字图像是中国古代先民通过想象力和知解力共同活跃形成的对客观世界认知的“本质直观”,即“象外之象”.这种“象外之象”的思维过程本身就体现了中国古代先民的审美观念,属于中国传统美学研究的范畴.同时,汉字图像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和再造性,经过中国历史上的多次重塑,汉字图像已与中国传统审美观念之间产生了多维度的互证关联,并发展出了一整套以“图像”为中心的独立于语言符号之外的审美系统.只有将汉字的“图像性”作为汉字美学研究的起点和重心,才能打破目前汉字美学研究的话语困境,使其真正进入命题研究的中心地带.

关 键 词:汉字图像 汉字美学 图像性 可塑性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