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朱厚刚[1]
机构地区:[1]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出 处:《南方文坛》2020年第1期23-28,共6页Southe1rn Cultural Forum
摘 要:曾有人指出:"巴金对自己的小说常作意犹未尽的解说,那些序、跋、后记、创作谈往往自行解构了小说本身。"①笔者对此深表认同,同时认为小说文本同样充满着矛盾。这种矛盾是一个时代的表征,直面它可以对作品有更深的了解。本文从小说内容出发,结合巴金在不同时期写就的序跋文字,分析作家长时间不断解读背后的意涵,从中发现一代人的心理变化过程,也探看该作在流播过程中的"误读"及其症候。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7.4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