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自发荧光在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谢娟[1] 侯军军[1] 侯佳[1] 常欣[1] 

机构地区:[1]山西省眼科医院综检科荧光造影室,太原030002

出  处:《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年第2期195-197,共3页Chinese Remedies & Clinics

摘  要: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MEWDS)好发于青年女性,具体机制不明,Lages等[1]认为是由于脉络膜毛细血管的炎症引起。该病最早在1984年Jampol等[2]首次提出。因该病起病急,有自限性,病程短且变化快,尤其是病情轻微的患者临床上容易漏诊及误诊。临床上主要通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及眼底吲哚箐绿脉络膜血管造影(ICGA)检查明确诊断,但FFA及ICGA检查时均需要注射造影剂,个别患者会出现过敏等不良反应。

关 键 词:脉络膜毛细血管 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 眼底自发荧光 自限性 明确诊断 不良反应 吲哚箐绿 ICGA 

分 类 号:R773.4[医药卫生—眼科]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