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军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南腔北调》2020年第1期81-84,共4页Mixed Accent Monthly
摘 要:一法国文学史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曾把地域、种族和时代并列为决定文学特征的三大要素。地处中原的河南与地处关中平原的陕西,皆为华夏文化诞生的母体所在,这两个省份的文学与文化,从某种程度上也是当下中国文学与文化的缩影,因此也成为体察文学与文化诸样式的最佳窗口所在。就新时期文学而言,这两个省份也有着极大的相似性,这里指的是小说体式一枝独秀,散文、诗歌相对扁平的现实。“陕军东征”与“文学豫军”亦遥相呼应,照应着小说创作成绩显明的基本形态。这种情况恰恰昭示了某种全国性的文学症候,即小说作为主流文体,其地位的稳固性。小说文体的不断被强化和被推高,无疑在文体内部生成约定俗成的某种秩序,这种秩序不仅对文体的等级划分施加了影响,而且也形成了某种偏见。毋庸置疑,主要文体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对其他文体的取消和掩盖,需要指明的是,地方文学史的写作,必须做到兼顾多种文体,从传统的四分法到网络小说、影视剧本、儿童文学作品等,皆需要全方位扫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