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中的作用——以朱子学在韩国书院为考察对象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品端 

机构地区:[1]武夷文化研究院

出  处:《新阅读》2020年第1期66-68,共3页

摘  要:中国书院之名始于唐代,清代著名学者袁枚认为唐开元时宫廷中设有的丽正书院、集贤书院,只是皇室编校、典藏图书的地方,即为皇家的图书馆。具有教育性质的书院一般说法始于五代。周予同先生在《中国学校制度》一书中说:“南唐升元中,因庐山白鹿洞建学馆,……于是含有学校性质的书院才开始出现。”到宋代,书院成为理学家讲学传道之所,学子研学之地。黄以周在《儆季杂著·史说略》中论及书院时就曾说:“书院沿及南宋,讲学之风聿盛,奉一人为师,聚徒数百,其师既没,诸弟子群居不散,讨论绪余。”这时,书院发展成为一种具有读书、讲学、著书、藏书、祭祀为一体的新型教育组织。

关 键 词:杂著 唐开元 黄以周 周予同 朱子学 编校 韩国书院 丽正书院 

分 类 号:G64[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