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范文丽 FAN Wen-li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方文化研究中心 [2]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出 处:《中国藏学》2019年第4期204-208,共5页China Tibetology
摘 要:藏传佛教被称为伦理性宗教,其以劝善论而闻名于世。藏传佛教在许多哲学问题上都提供了详尽的探讨和深刻的分析,对于行善之理由也有着自己独到的回答。藏传佛教中观派的道德伦理观基于印度中观派对道德理由的论证与思考之上,并在菩提心思想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文章通过考察寂天《入菩萨行论》、寂护《摄真实论》、阿底峡《菩萨道灯论》及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广论》等文本中关于道德理由的阐述,梳理分析了藏传佛教中观派的道德伦理之基本思想和历史渊源。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