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郭旭东 蒋晓丽 Guo Xudong;Jiang Xiaoli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 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138-145,共8页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摘 要:学界过往围绕"传播学本土化"问题展开的探索,大多以作为整体的"中国"为前提,探讨中国传播研究突破西方话语"普遍性"规范的种种可能。与此同时,中国内部的地方特殊性因素却在"传播学本土化"争论中总体受到忽视。以先发展地区为参照、忽视其他地方性传播实践的"内部普遍性"模式限制了中国传播研究对中国问题的理解与想象范围。本文试以近代四川与沿海、华北等中国先发展地区民众在接受电影、报刊等"新媒介"过程中存在的差异为例,说明中国内部地方特殊性在不同地区媒介接受史上的作用过程。基于此,本文指出"传播学本土化"问题的探索应当具备"多元普遍性"的观念自觉,从对地方性传播实践的探究中理解和把握中国问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