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本土化

作品数:37被引量:178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谢清果邵培仁尹连根杨永军朱晓军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深圳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媒介批评》《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网络传播研究》《当代传播》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学界翘楚谢清果
《西部学刊》2024年第17期F0002-F0002,共1页
谢清果,哲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双聘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访问学者,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兼任华夏传播研究会会长、...
关键词:新闻传播学院 哲学博士 福建省高校 华夏文明 传播学本土化 北卡罗来纳大学 博士研究生导师 历史学博士 
中国传播学研究的反思与进路被引量:6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3年第2期77-84,158,159,共10页沙垚 李彬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创新工程项目“建设性新闻助力主流舆论新格局塑造研究”(2023XWSB003)阶段性成果。
学界一般认为,施拉姆访华是中国传播学科发展的重要节点。作为西方“舶来”学科,中国传播学从一开始就难以脱离西方理论的影响,在较多问题上形成了“西方理论+中国经验”式的研究路径。反思传播学的发展历程,打破“西方理论+中国经验”...
关键词:传播学本土化 人文主义 中国道路 国际传播 
在历史与全球视野中开拓传播研究的本土路径——邵培仁的学术历程访谈录被引量:1
《传媒论坛》2022年第18期3-5,共3页王学敏 邵培仁 
邵培仁作为中国第一代传播学学者,见证了传播学的引介、学科建制、学科大发展近40年的中国传播发展史,在传播理论、媒介管理、媒介地理学、亚洲传播理论等众多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填补了国内传播学领域的众多空白。邵培仁在华夏传播...
关键词:媒介管理 学科建制 邵培仁 媒介地理学 学术历程 全球视野 传播学领域 传播学本土化 
中国传播研究如何做到“以中国为方法”——吴予敏教授访谈录被引量:2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22年第1期3-19,200-201,共19页吴予敏 于晓峰 
本次对吴予敏教授的访谈集中于如何从传播研究的“本土化”概念提升到“以中国为方法”。吴予敏教授追溯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传播学本土化”的学术理路的发展过程,指出从传播学的角度重新认识本土,是将传播学的理论模式和方法论放在中...
关键词:中国传播研究 以传播为方法 以中国为方法 以世界为方法 传播学本土化 
“自我传播”研究的传播学本土化追求、学术探索和时代价值——兼评《华夏自我传播的理论建构》被引量:3
《新闻爱好者》2022年第6期62-64,共3页王婷 
“自我传播”是传播学知识谱系的核心概念。自芝加哥学派提出这一概念以来,它就成为传播学理论的关键词。谢清果教授多年来致力于以“自我传播”为突破口,超越科学主义和西方人文主义的固有范式,以华夏文明自身社会历史传统为参考坐标系...
关键词:自我传播 华夏传播 传播学本土化 自我认知传播 文化自我认同 
中国传播学的“中年危机”与华夏传播研究的球土化展望(2017-2021)被引量:12
《国际新闻界》2022年第1期61-80,共20页谢清果 王皓然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华夏文明传播的观念基础、理论体系与当代实践研究”(编号:19BXW056)成果之一。
从华夏传播研究近五年的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它为适应学科外部环境变化与内部发展瓶颈所展现出来的积极变化。它正尝试以一种全新面貌应对学科和时代环境给出的机遇与挑战,并围绕中国本土传播实践中的传统思想观念、历史文化现象展开多...
关键词:华夏传播研究 传播学本土化 全球本土化 
华夏传播的在地经验与理论创新--评邵培仁、姚锦云《华夏传播理论》被引量:2
《全球传媒学刊》2021年第1期145-152,共8页邵鹏 董佳琦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媒体环境下公共传播的伦理与规范研究”(19AXW007);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全球传播秩序重建研究”(18BXW062)的研究成果
华夏传播研究历时三十年,邵培仁、姚锦云的新作《华夏传播理论》中提出了建构华夏传播理论的新路径,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两方面论证了“从思想到理论”的可能与可行,系统梳理了“传播的接受观”“传播的交往观”“传播的辩证观”三大理论...
关键词:华夏传播理论 传播学本土化 研究范式 
传播学本土化的名与实——评《华夏传播理论》被引量:1
《东南传播》2021年第1期5-6,共2页吴秀峰 
邵培仁先生作为传播学本土化的倡导者与践行者,近年来与姚锦云博士积极致力于华夏传播研究。他们在《华夏传播理论》一书中,坚持传播学本土化,直面目前华夏传播研究所面临的根本性质疑,并以宽宏的多学科研究视野,阐释华夏传播研究的知...
关键词:《华夏传播理论》 传播学本土化 华夏传播研究 内容兼容 古今融通 
庄子与中国传播学的本土化被引量:9
《新闻与传播评论》2020年第6期99-110,共12页尹连根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7YJA860021);深圳大学交叉学科创新团队项目(2018WCXTD015)。
对中国传播学的本土化,当在地经验的本土化之争日趋式微的时候,传统文化的本土化之争依然存在。这方面最新例证之一就是,有学者提出“接受主体性”这一概念以解释庄子传播思想。“接受主体性”作为概念因其无前提、无内涵、无印证恐有...
关键词:传播思想 传播学本土化 道家 华夏传播 传统文化 庄子 
从整体到多元:论传播学本土化的地方性视角被引量:6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138-145,共8页郭旭东 蒋晓丽 
学界过往围绕"传播学本土化"问题展开的探索,大多以作为整体的"中国"为前提,探讨中国传播研究突破西方话语"普遍性"规范的种种可能。与此同时,中国内部的地方特殊性因素却在"传播学本土化"争论中总体受到忽视。以先发展地区为参照、忽...
关键词:传播学本土化 地方性 多元普遍性 特殊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