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血液内科,四川达州635000 [2]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
出 处:《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年第2期301-304,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摘 要:目的评估伊马替尼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不同危险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138例,分为初治组(86例)及非初治组(52例),同时根据Sokal评分将两组患者分为低、中、高危组。患者均予以伊马替尼(400 mg/d,口服),每周复查血常规,直至确认达到完全血液学反应(CHR),每3个月行BCR-ABL检测,直至稳定主要分子生物学反应(MMR),再通过血液不良反应如皮疹、水钠潴留、神经受累、消化道反应统计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评估不同风险组用药的安全性。结果初治组与非初治组MMR、CHR、疗效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危、高危人群与低危人群比较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治组中危、高危人群皮疹、神经症状、水肿发生率均显著高于低危人群(P<0.05);非初治组中危、高危人群皮疹发生率及高危人群水肿发生率均显著高于低危人群(P<0.05)。结论伊马替尼治疗CML患者时,初治患者效果要明显优于非初治患者;在低、中、高危组患者中,低危患者应答率更好;初治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非初治组,而低危组同样少于中、高危组。
关 键 词:伊马替尼 Sokal评分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主要分子生物学反应(MMR)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8.248.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