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何柏生[1] He Baisheng
机构地区:[1]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中华法系与法治文明研究院
出 处:《法学》2019年第12期145-163,共19页Law Science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重大研究专项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立法对策研究(18VHJ009)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衙署楹联具有意识形态的宣示作用。由于中国古代官员大多行政兼理司法,既管行政事务,又办理司法案件,所以,古代衙署楹联常常具有鲜明的法律特色,是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衙署楹联涉及法律方面的内容很多,又多系官员所撰,故对研究中国古代官员的法律意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从衙署楹联可以看到官方对官员的廉政要求,官员对于无讼观念的态度,官员的立身处世之道,官员对于因果报应的态度,官员的民本思想、办案依据以及对于冤案的态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