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之滨:岷江下游四坝地区的传统客家社会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伟平 曾为志 温涛 

机构地区:[1]中山市华侨中学,广东中山528400 [2]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四川成都610103 [3]宜宾市筠连县食品监督局,四川宜宾644000

出  处:《客家研究辑刊》2019年第2期26-39,共14页The Periodical of Hakka Research

摘  要:在川南的岷江下游两岸,从犍为县一直到宜宾县境内,散布着一个又一个冲击平原,四川话名曰“坝”。在这些坝区,居住着大量来自广东福建的客家移民,可以说是客家人在四川境内与成都东山客家、荣隆客家并列的重要聚居区。尤其是在犍、宜交界位于宜宾县境内的沿江四坝“月波坝”“施家坝”“火掌坝”“太公坝”历史上宗族互为姻娅,经济上来往密切,所保留的客家文化完整而有序,是滨江河坝区客家的典型代表。这4个坝面积虽然狭小,最大不过6平方公里,但是客家人却充分利用了大河两岸的各种优势,开辟出了一条滨江客家独特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之道,与其它四川客家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关 键 词:客家文化 客家社会 东山客家 客家移民 客家人 冲击平原 岷江下游 聚居区 

分 类 号:G12[文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