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戢桂荣[1] 任毅[1] JI Guirong;REN Yi
机构地区:[1]闽南师范大学
出 处:《中国文艺评论》2020年第2期113-117,共5页China 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
摘 要:当代诗学家陈仲义教授的新著 《现代诗:接受响应论》实现了中国新诗接受领域的又一理论突破。专著内化了西方接受美学批评与读者反应理论的精华,针对新诗接受的难度与困境, 抓住新诗接受的独特性、 开放性和边界展开了独立警醒的回应。在中西接受比较、 汇通的基础上, 返观古今诗歌的接受差异, 讨论新诗接受主体的裂隙、 局限, 质疑新诗接受中的各种影响因子、 难点、 特殊路径、 实效性与经典化, 分析了 “阐释共同体” 的接受前提、 “心得意会”的接受机制和以 “趣味”为中心的接受趋势,创立了 “哑铃模式”和以心动为主导的 “四动”图式, 建立了以形式化结构与接受响应度互动的坐标, 探寻出新诗的接受尺度及好诗的 “品级” 系列, 在诗歌接受学的现当代部分形成了独立的言说。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