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齐齐哈尔大学哲学与法学学院
出 处:《理论观察》2019年第12期99-101,共3页Theoretic Observation
基 金:齐齐哈尔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项目“民法解释方法在本科民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项目批准号:2016109);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备案课题“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提升学生素质与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项目批准号:GBC1317217);2018年度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批准号:SJGY20180548)的研究成果
摘 要:民法传统教学模式目前已不适应法治社会多元化发展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法教学中的解释方法越来越显露出其癖端。长期以来,民法解释方法在传统教学中的误区,形成了教学中单一的解释方法。但是,社会多元化发展,民法关系的复杂性日益显现,目前,民法教学中,这种脱离了司法实践的单一性民法解释的教学方式,难以使学生具有真才实学,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互动式的学习方式更易于培养人才,更易于使学生形成法律思维,适应复杂的法治社会多元化发展的需求。本文针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新适应社会发展的教学模式、训练学生民事法律思维、强化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结合等对策,转变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推进实践教学效果的落实。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8.18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