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镜下大肠息肉漏诊相关因素的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10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徐志刚 倪吉凯 吴文江 

机构地区:[1]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肛肠科

出  处:《结直肠肛门外科》2020年第1期116-118,共3页Journal of Colorectal & Anal Surgery

摘  要:大肠息肉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及多发病,息肉的发生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生活环境及遗传因素等有关^([1]),其中,腺瘤性息肉具有较高的癌变风险^([2])。结肠镜检查被认为是诊断肠道病变的"金标准"^([3]),定期行结肠镜检查可及时发现肠道息肉并进行内镜下的有效干预,对大肠癌早诊早治起到积极的作用^([4]),但肠镜检查存在一定的漏诊情况,国内外报道的漏诊率数据显示分别约为25%、23%^([5-6])。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大肠息肉漏诊有诸多因素,大致可分为患者因素(肠道准备、息肉自身、肠道解剖)、操作者因素(盲肠插镜率、退镜时间)、麻醉及解痉药物因素、内镜硬件因素等,本文将围绕该内容作一综述。

关 键 词:结肠镜检查 大肠息肉 腺瘤性息肉 肠道准备 解痉药物 肠道病变 肠道息肉 早诊早治 

分 类 号:R574.6[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