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莲灯》中“替罪羊”机制的体现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郑倩倩 

机构地区:[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出  处:《海外英语》2020年第2期251-251,259,共2页Overseas English

摘  要:勒内•吉拉尔认为,文学作品普遍存在着“迫害文本”的四个范式的扩张与变形。冯寿农将其延展,普通“迫害文本”只有受害者的第一次的转变——不幸的转变,然而神话进行了第二次转变——幸运的转变,即神圣化的转变,这两种转变构成了神话中的替罪羊机制。本文试图将勒内•吉拉尔的西方文化理论代入中国神话故事,探究东西方神话是否具有共通性。而《宝莲灯》这一神话故事通过书籍、电影、电视等媒体传播形式经久不衰,是中华神话故事的典型代表。本文试从勒内•吉拉尔的神话研究理论出发,并结合一些中国神话研究成果探究《宝莲灯》中的“替罪羊”机制,旨在为以后的中华神话分析提供一种有效解释框架。

关 键 词:宝莲灯 “替罪羊”机制 四类范式 两次转变 中国神话 

分 类 号:I106[文学—世界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