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新经济和新青年——谈第六声的文化报道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邓建国[1] 朱承璋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2]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  处:《对外传播》2020年第1期35-37,共3页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摘  要:"第六声"(Sixth Tone)于2016年12月28日正式上线。其办刊宗旨指出:"中国普通话中有五声。第六声认为,报道中国时,在各种热词和头条之外还存在表达其他声音的空间,讲述普通人不普通的故事。"可见,第六声有意要与中国现有旗舰型和航母型外宣媒体有所差别,试图选取这个快速现代化的庞大国家中的普通人的普通议题,用“以小见大,润物无声”的方式传播更立体的中国。运行三年多来,第六声不断试错迭代,摸索磨合,内容已经形成明显特征。本文分析了第六声上线以来的文化报道的主要特点及它对中国外宣创新的借鉴意义。

关 键 词:办刊宗旨 以小见大 润物无声 外宣媒体 旗舰型 

分 类 号:G206[文化科学—传播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