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宣媒体

作品数:81被引量:12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史安斌李婕聂传清黄鹂李智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清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新闻论坛》《管理观察》《新媒体与社会》《声屏世界》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地方外宣媒体如何有效对东盟国家传播脱贫经验
《视听》2025年第5期75-78,共4页张明 虞世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提升西南边疆农村脱贫经验对东盟传播效能研究”(编号:22BXW100)成果。
对东盟部分欠发达国家进行脱贫经验的传播,广西应努力形成“国家—地方”的传播合力。广西地方外宣媒体“北部湾在线”在不同新媒体平台发布以脱贫经验为主题的内容,在进行脱贫经验讲述的过程中注重交流互鉴及激发共情,具有开放性生产...
关键词:地方外宣媒体 东盟国家 乡村脱贫 新媒体矩阵 
主流外宣媒体对法治中国形象的构建——以《中国日报》为例
《传媒》2025年第3期48-50,52,共4页杨石华 邹智珉 
2022年度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重大委托课题“中国法治文化国际传播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2SFB10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并取得诸多成就,同时主流外宣媒体对法治建设成就进行了国际传播,以建构良好的国家形象。2013年以来《中国日报》的法治新闻报道,在宏观框架层面主要以消息和通讯为主,以及从多元化报道主...
关键词:国家形象 框架分析 法治中国 国际传播 法治新闻 
学理型外宣媒体专栏的跨文化传播实践与启示
《对外传播》2024年第9期47-50,共4页尹宁 
全球化促进了无国界信息流通及文明间的交流互动,促使国际传播更加注重建立平等与尊重的对话机制。中国新闻社作为重点外宣媒体,不断探索创新国际传播、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路径和策略。本文以中新社“东西问”专栏为例,着重分析专栏在...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 文明交流互鉴 高低语境转化 文化适应性叙事 
主流外宣媒体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实践探索——以湖南广播电视台国际频道实践为例
《广播电视信息》2024年第4期34-37,共4页汤集安 万韶光 朱思萌 
习近平文化思想不仅开创了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新局面,更为做好新时代国际传播工作提出了根本指引和明确要求。本文以湖南广播电视台国际频道实践为例,梳理了主流外宣媒体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工作进行的实践和探索,为加快提...
关键词:新时代 国际传播 国际频道 
媒介融合背景下外宣媒体重大主题报道对外传播策略探析——以CGTN党的二十大融媒报道为例
《声屏世界》2023年第16期12-14,共3页米江晅 
重大主题报道是中国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绝佳契机,因此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作为对外传播主力军的外宣媒体,要发挥媒介融合效应,推进重大主题对外报道走向纵深。文章以CGTN党的二十大融媒报道为例,从叙事方式、用户细分、社交平台、数字...
关键词:国际传播 重大主题报道 CGTN 融媒体 
框架理论视角下地方外宣媒体传播效果研究——以iChongqing对重庆城市旅游形象的建构为例被引量:2
《新闻知识》2023年第7期3-12,93,共11页杨帆 詹莉宜 
2022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全球化语境下城市传播对提升国家形象路径研究——以重报集团iChongqing为例”(项目编号:22SKGH098);2021年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基于传联视角的重庆市红色场馆新媒体运营提升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21NDYB170)的成果
城市旅游形象是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形象的承载者。本研究以框架理论为基础,结合内容分析法、文本分析法以及控制实验法,探究地方外宣媒体iChongqing对重庆城市旅游形象的建构及其传播效果,发现iChongqing所建构的重庆城市旅...
关键词:城市旅游形象 城市传播 国家形象 国际传播 
从“第六声”看外宣媒体平台化创新与挑战被引量:1
《全媒体探索》2023年第6期28-30,共3页薛雍乐 
近年来,中国主流媒体不断推进平台化发展,“第六声”作为中国首家全数字英文媒体,也在探索作为外宣媒体建立平台的可能性,与国内创作者合作,向海外受众转载、译介优质内容,并举办相关活动,展现丰富多样的中国叙事。从内容选择、质量把...
关键词:国际传播 平台化 外宣翻译 第六声 创作者活动 
新时代外宣媒体如何提升翻译能力助力讲好中国故事被引量:1
《新闻世界》2023年第5期23-26,共4页沙庆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传播中华文化、提升我国国家形象、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手段。新时代,外宣媒体应该加大国际传播力度,对外讲好中国故事。本文主要探讨如何提升外宣媒体的翻译能力来推动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从而向世界讲好中国故...
关键词:外宣媒体 翻译能力 国际传播 中国故事 国家形象 
《人民日报》(海外版)抗疫报道中的国家形象塑造:逻辑、呈现与策略
《科技传播》2023年第8期34-37,共4页曹文扬 
重庆对外经贸学院2022-2023年度科学研究项目(重点项目)“后疫情时代外宣媒体在抗疫报道中的国家形象建构与传播研究——以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2022)为例”(KYSK202204)。
《人民日报》(海外版)作为中国在境外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中文报纸,在后疫情时代的对外传播实践中通过抗疫报道积极建构中国国家形象。在疫情攻坚期、常态化防控期、自主防控期三阶段分别塑造了“勠力同心、生命至上”团结抗疫、“科技...
关键词:外宣媒体 抗疫报道 国家形象 对外传播 
评价系统之判断资源视阈下中国青年群体身份建构研究——以主流外宣媒体《新华网》为例
《时代人物》2023年第11期177-179,共3页刘冠红 苗宁 
本课题由长春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资助,立项:“评价系统之判断资源视阈下中国青年群体身份建构研究——以主流外宣媒体《新华网》为例”之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22】第069号)
本文从评价理论视阈出发,运用态度系统中的判断资源,并结合批评话语分析中Fairclough的三维模型,以中国主流外宣媒体《新华网》新闻语篇为语料,探讨中国青年身份建构。分析发现,中国青年主要建构了创新者及文化传承者两类身份类型,并从...
关键词:中国青年 新闻语篇 身份建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