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丁轶 Ding Yi
机构地区:[1]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
出 处:《哲学动态》2020年第2期95-108,共14页Philosophical Trend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社群主义政治义务理论后期进展跟踪研究”(16CZX06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以同意理论和公平游戏理论为代表的互动义务理论对于国家的理解存在着严重的“政治市场想象”倾向,这导致该理论将商业机构与国家进行了简单的同一化处理。本文通过引入“局外人/局内人”视角进行分析可以表明,互动义务理论主要适用于准市场领域,高度强调个体与自愿性组织间的自愿互动关系;相比之下,在家庭、国家这类非自愿组织内,人们基于与生俱来的成员身份而负有道德义务。进而,在现代社会中,个体自主性可以分为强自主性与弱自主性两种。不同于互动义务理论所蕴含的强自主性,弱自主性主张人们可以在负有身份义务的同时进行相对自由的“反思性评价”,并通过呼吁和退出这两种机制表现出来。就此而论,一个能够将公民的呼吁权和退出权全面制度化并加以有效实施的国家,往往是具有最高程度正当性的国家,而某种“弱自主性”版本的团体性义务理论有望成功解决政治义务问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