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文学[1] 李秀波[2] 李旭妮[3] 田欣睿 王朋朋 张海燕[1] 焦晓宇 李金祥[4]
机构地区:[1]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北京海淀100193 [2]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北京海淀100083 [3]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北京海淀100081 [4]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海淀100083
出 处:《中国兽医杂志》2019年第9期114-117,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Veterinary Medicine
基 金:现代农业(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资助(CARS-36)。
摘 要:奶牛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疾病之一,全世界大约有6000万头奶牛患有乳房炎,我国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为41%~60%,其中以隐性乳房炎为主,个别牛场的隐性乳房炎发病率高达46.4%~85.7%,是造成我国奶牛单产水平比较低的最重要原因之一[1-6]。据美国乳房炎协会统计,目前约有150种病原微生物能够引起奶牛乳房炎,常见的致病微生物有20种左右,因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和沙门菌感染所致奶牛乳房炎病例约占所有奶牛乳房炎病例的90%[5-6]。本文根据病原微生物的来源和传播方式,将乳房炎的致病微生物分为传染性病原菌和环境性病原菌两类,并对每类病原菌的感染途径和特点进行了综合分析,以期为临床诊断和有效防治提供帮助。
关 键 词:奶牛乳房炎 隐性乳房炎 病原微生物 停乳链球菌 无乳链球菌 感染途径 致病微生物 临床诊断
分 类 号:S858.23[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