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对比增强MRI定量分析在前列腺癌鉴别诊断及病理分级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靳洪亮 吴瑕 

机构地区:[1]沈阳市中医院,沈阳110003 [2]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

出  处:《山东医药》2020年第1期78-81,共4页Shandong Medical Journal

基  金:浙江省基础公益研究计划项目(LY18H180002)

摘  要: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MRI定量分析在前列腺癌诊断及病理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前列腺癌患者52例,另外同期选取前列腺增生患者50例,均接受前列腺动态对比增强MRI检查,将采集的数据传至工作站,用GenIQ自动后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通过拟合动脉输入函数和组织对比剂浓度曲线到两腔室的扩展Toft模型获得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包括容积运转常数(K trans)、回流速率常数(K ep)、血管外细胞外组织间隙体积分数(V e)。采用Gleason 10级计分法对前列腺癌进行病理分级。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前列腺癌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与肿瘤病理分级的关系,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K trans、K ep诊断前列腺癌及其级别的价值。结果前列腺增生的动态增强峰值时间晚于前列腺癌,增强幅度及强化率低于前列腺癌;曲线类型前列腺增生多见于上升型,前列腺癌多见于流出型。以病理检查为诊断的金标准,动态对比增强MRI对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的诊断准确率均为100%。前列腺癌患者K trans、K ep均较前列腺增生患者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前列腺癌患者V e与前列腺增生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前列腺癌患者K trans、K ep均较低级别前列腺增生患者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低级别前列腺癌患者V e与高级别前列腺增生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 trans与肿瘤病理分级呈正相关(r s=0.681,P<0.05),K ep、V e与肿瘤病理分级无相关性(r s分别为0.304、0.090,P均<0.05)。K trans诊断前列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约登指数、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K e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K trans诊断低级别与高级别前列腺癌的AUC、最大约登指数、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K e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动态对比增强MRI定量分析可明确诊断�

关 键 词:前列腺癌 动态对比增强MRI 血流动力学参数 病理分级 

分 类 号:R737.25[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