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罗军凤[1] Luo Junfeng
机构地区:[1]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出 处:《文学遗产》2020年第2期180-183,共4页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春秋左传》校注及研究”(项目编号15ZDB071)阶段性成果。
摘 要:《左传》隐公三年“君子曰”引诗,表明两国交往之“忠信”的道理,《春秋左传正义》径称“此皆毛诗传、郑笺之文”(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下册,第1723页)。如果这个观点成立,则“君子曰”编入《左传》的时间在毛传流传之后,甚至延宕至汉代末年,故君子曰所谓“毛诗传、郑笺之文”不得不辨。隐公三年周郑交质之后,《左传》发表“君子曰”:君子曰:“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蘩蕰藻之菜,筐筥锜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风有《采蘩》《采》,雅有《行苇》《泂酌》,昭忠信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