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实践化”、“去本质化”到“去美学化”--关于后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之后的思考  被引量:3

From De-practice and De-essentialization to De-aesthetics:On the Post-practice Aesthetics and Subsequent Reflectio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潘知常[1] Pan Zhichang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出  处:《山东社会科学》2020年第3期81-89,96,共10页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摘  要:改革开放40多年来,当代中国美学经历了从"去实践化"到"去本质化"再到"去美学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相对于实践美学乃至新实践美学、实践存在论美学,后实践美学的脱胎换骨最为成功。而在后实践美学之后,美学则面临着从"美学"到"后美学"的根本转换,"美学的重建"与"非美学的思想"是当代中国美学所面临的全新的历史使命。

关 键 词:后实践美学 “去实践化” “去本质化” “去美学化” 

分 类 号:B83[哲学宗教—美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