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预后和分子分型的子宫内膜癌分期修订建议:国际声音与中国现状  被引量:1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远丽 张师前[1]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产科,山东济南250012

出  处:《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20年第3期283-286,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基  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7PH029)。

摘  要:在全球女性恶性肿瘤中,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第6位,2016年据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估计,全球每年新增病例32万,死亡病例约9万[1]。自1988年修订分期以来,子宫内膜癌分期系统历经多次修改,最新一次修订是在2009年,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对子宫内膜癌分期采用手术病理分期,既彰显了手术在治疗中的重要性,也显示了与临床分期相比,病理分期的准确性。但目前仅基于肿瘤解剖范围的分期,并未考虑其他与预后相关的重要因素。

关 键 词:子宫内膜肿瘤 分期系统 修订建议 预后因素 分子分期 

分 类 号:R737.3[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