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政治和话语权力:1933—1934年围绕“英语八五运动”的文化论争  被引量:1

Politics of Language and Discursive Power: the Cultural Controversy about the “850 English Words Movement” in 1933-193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尤小立[1] You Xiaoli

机构地区:[1]苏州大学哲学系

出  处:《近代史研究》2020年第2期134-151,M0004,共19页Modern Chinese History Studies

摘  要:1933年5月,中华书局出于生意考虑,在引进奥格登的“基本英语”后发起“英语八五运动”,却引发了一场文化论争。为了维护世界语,加之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戒备以及民族危机下民族主义意识的增强,世界语者难以接受“基本英语”替代世界语成为国际辅助语,更难以接受世界语“没有祖国”的指责,率先批评“基本英语”。林语堂因秉持语言的自然起源论,也反对“基本英语”的人为性和“非自然”。论争涉及诸如谁有资格成为国际辅助语、人造语的合法性、语言的民族性、语言的“祖国”“用武之地”以及语言的代表性、大众性和普及性等问题,呈现话语权力之争的态势。这一论争持续到1934年,虽无明确的结果,却反映了时代的精神和思想状况以及知识人对语言的基本认知。

关 键 词:基本英语 世界语 国际辅助语 林语堂 中华书局 英语八五运动 

分 类 号:K263[历史地理—历史学] H319[历史地理—中国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