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韩利霞 李锦江 张晋岳[2] 陈改花[2] 张潇岩 Han Lixia;Li Jinjiang;Zhang Jinyue;Chen Gaihua;Zhang Xiaoyan
机构地区:[1]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晋中030619 [2]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山西太原030024 [3]山西医科大学,山西晋中030619
出 处:《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年第1期11-13,共3页Journal of Shan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山西省卫生健康委科研课题(2018096)。
摘 要:藏象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肾藏精是藏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秉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还是由脾胃运化产生的后天之精,均封藏于人体肾中,通过气化作用,为一身之生理功能提供原动力。脑为元神之府,主宰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其正常生理功能的发挥依赖于脑髓的充盛。肾与脑的精髓互化关系作为一种纽带将肾与脑密切联系起来。生理状态下,肾精化生脑髓,通过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上行灌注于脑,主宰人体的精神意识情感。若肾精亏虚,则会出现髓减脑消、神机失用或者表现与肾阴肾阳亏虚对应的症状。基于“肾藏精”理论和“脑的生理功能”,结合现代研究,分析肾与脑之间的联系,可为临床肾脑疾病的诊治提供相关思路。
分 类 号:R221[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