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称称呼语在《红楼梦》英译中的情态价值探询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雯[1] 

机构地区:[1]天津师范大学,天津300387

出  处:《青年文学家》2020年第6期74-74,共1页

摘  要:哈贝马斯认为翻译行为是建立在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三个层面上的主体间行为,因此可以用“交往语用等效”作为衡量翻译好坏的标准。这与系统功能语言学家们研究话语的人际意义时使用的情态价值有异曲同工的地方。以人称称呼语的情态价值为切入点,可以看到杨宪益和霍克斯等译者为了达到三个世界的视域融和,采用创译的手法,将源语中表达的人际意义带入到目标语读者的主观世界里,使得英语的对称称呼语表达实现类似汉语的情态价值和人际功能。

关 键 词:称呼语 情态价值 人际意义 语境 

分 类 号:H315.9[语言文字—英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