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施成炜 徐志远[2] 魏申誉 莫少伟 吕航 程向东[2]
机构地区:[1]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310053 [2]浙江省肿瘤医院,310022 [3]浙江省消化系统肿瘤中西医结合诊治重点实验室,310006
出 处:《浙江临床医学》2020年第2期287-290,共4页Zhejiang Clinical Medical Journal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573953);浙江省卫生厅省部共建重点项目(WKj-zj-1728);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重点研究项目(2019ZZ010)。
摘 要: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的出现给人类"攻克"肿瘤带来了新的希望.免疫治疗能够通过抗肿瘤的免疫反应提高患者对化疗的敏感性,而化疗更能通过增强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及对免疫杀伤的敏感性,促进抗原交叉提呈和抗肿瘤效应.然而,目前大多数癌症患者并未从免疫治疗中受益.免疫治疗依赖于免疫支持性肿瘤微环境(TME)内免疫效应细胞的积聚和活性.有研究表明,大多数实体肿瘤产生免疫逃逸与血管异常有关,而肿瘤血管的异常是血管生成因子(VEGF)和促血管生成素 2(ANG 2)水平升高所致.抗血管生成因子靶向药物的使用可以使结构异常的肿瘤血管正常化,将内在的免疫抑制性TME转化为免疫支持性TME,从而促进免疫效应细胞对肿瘤的杀伤作用.因此,联合应用抗血管生成治疗和免疫治疗可以提高免疫治疗的有效性,降低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风险.本文就肿瘤血管生成与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以期为抗肿瘤血管生成联合免疫治疗在抗肿瘤治疗中提供借鉴.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22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