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与儒家的“天下”观念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干春松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人生与伴侣(国学)》2020年第1期84-92,共9页

摘  要:在全球化的时代,如何寻求一种处理国家与国家关系的糢式,超越弱肉强食自然竞争而达成对于人类共同利益的体认,需要有一种新的思路?而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天下”观念,是值得特别关注的思想资源。在传统的文献中,“天下”无论就观念形态还是制度现实,都存在着多样化理解的可能性,在很大程度上,“天下”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理想的制度形态。这样的形态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来达到,并最后建立起不同社群、区域的和谐。对此,《中庸》有一明确的表述,就是“以人治人”。同情和包容,可以看作是天下观念的核心,这样的观念或许不能完全转变为制度形态,但是,可以成为反思现实制度中的存在缺陷,而开创新的世界秩序的因素。本文从《中庸》的“以人治人”的原则出发,探讨“天下”观念的心理原则。“天下”作为一种境界性的制度目标,在传统中国社会对现实性的制度保持着批判性,那么在民族国家为主的现代国际关系体系下,天下制度应继续承担这样的批评性功能,并为更合理的国际秩序的建立贡献思想资源。

关 键 词:制度形态 心理原则 中国传统思想 《中庸》 人类共同利益 世界秩序 传统中国社会 天下观念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