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关术勇 Guan Shuyong
机构地区:[1]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150080
出 处:《学术交流》2019年第12期49-56,共8页Academic Exchange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研究”(2015MZD014);黑龙江省省属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项目“饶宗颐的文化观研究”(HDZK201903)。
摘 要:梁漱溟和饶宗颐是我国不同时代的“国学大师”,二人学养深厚,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路向均有各自的独特理解。家世背景及成长环境的不同,造就了二者文化观上的差异。梁漱溟的文化观深受柏格森生命哲学、唯识学及陆王心学的影响,他提出了“文化三路向说”,认为中国文化属于“早熟”文化,因此应以“刚”的态度作为价值取向,来反抗西方文化中心主义,以期传统文化之复兴。饶宗颐广为涉猎中国传统文化,以汉语言文字为根基,以考据学为方法,提出“新经学”的核心理念,在全球化开放性视野下来重新塑造中国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和道德价值观,构建中华传统文化的圣经——“华学”,从而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全面复兴。尽管两位学术大家观点各异,但二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